為了加強管理,努力提高我院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進一步調動教師教學、科研工作積極性,F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教師工作量內容:
教師工作量由教師課堂教學工作量,其他教學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三部分構成。其中:
(一)課堂教學工作量,是指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由教務處下達的教學任務書規定的課堂講授工作量和實驗課工作量(含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命題、閱卷、習題課等)。
(二)其他教學工作量,是指指導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論文(設計);指導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法研究;參加專業、學科、課程、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編寫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實施方案等工作量。
(三)科研工作量,是指教師參加科研課題研究、出版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發表的學術論文等。
二、教師工作量定額
教師工作量定額見下表。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年教學、科研工作量定額
職 稱 |
教 授 |
副教授 |
講 師 |
助 教 |
無職稱 |
輔導員 |
教學定額(課時) |
400 |
400 |
400 |
400 |
360 |
80 |
科研定額(分) |
100 |
80 |
70 |
30 |
15 |
|
三、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一)課堂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課堂教學工作量=授課課時×班級系數×課程系數
1. 班級系數
班級人數 |
50人以下 |
51-100人 |
101-150人 |
151-200人 |
201人以上 |
系 數 |
1 |
1.1 |
1.3 |
1.5 |
1.8 |
課 程 |
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必修課、選修課、專業選修課 |
公共外語、中文類課程 |
實驗課 |
課外體育課 |
課程系數 |
1 |
0.8 |
0.6 |
0.5 |
2、課程系數
(二)其他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1、指導校內實習的,每生每天按0.05課時計;指導校外專業實習、社會調查的,每生每天按0.1課時計。每天不足2課時的按2課時計,超出6課時的按6課時計,每周按5天算。
2、指導畢業論文(設計):每篇按3課時計(含資料準備、論文評閱、答辯等整個環節)。
3、命題:每套試卷(含A卷、B卷、標準答案)計3課時工作量。
(三)科研工作量計算辦法
科研工作量計算辦法按照《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技術人員科研成果量化及獎勵辦法》執行。
四、有關規定:
1、副教授及其以上職稱的專職教師,年須指導2名青年教師(要求有計劃、有安排、有效果)。每指導一名教師年減免教學工作量10課時。
2、專職教師兼系主任職務的,年減免教學工作量160課時;兼任校級虛職的年減免教學工作量20課時。
3、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適當減免教學工作量。
4、教師教學工作量完不成者,可用科研工作量置換,科研工作量2分=1課時。置換的科研工作量不再享受學院科研補貼。
5、教師超教學工作量部分按下表所列標準計發超課時酬金。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超教學工作量酬金標準
單位:元/節
職稱級別 |
教 授 |
副教授 |
講 師 |
助 教 |
無職稱 |
大專標準 |
45 |
40 |
35 |
32 |
30 |
中專標準 |
40 |
35 |
30 |
25 |
20 |
6、非教師編制的行政人員要求兼課的,需本人申請,經部門負責人同意,經試講合格報主管院長批準后方可代課。周學時不得超過4學時,超出部分不計發課時酬金。
7、輔導員、無職稱或專業不對口的行政人員僅限于在思想品德教育類課程中選課。
8、外聘教師課酬標準:
教授每學時50元;副教授每學時45元;講師每學時40元,助教每學時35元,無職稱的每學時30元。
9、專職教師(含系主任)的工資和津貼,每月按80%計發,20%期終根據考核結果發放。
10、未完成額定教學工作量的,按課時酬金對等額度在工資中扣發。
11、專職教師的超課時酬金、外聘教師和非教師編制行政人員的課時酬金均在期終發放。
五、教師教學工作量管理辦法
教師教學工作量,由各系(部)于每月5日前將上月在本系帶課的所有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進行匯總,按專職、兼職、外聘分別制表,系(部)主任簽字確認后由教務處審核,最后報人事處。
六、本辦法自2012年3月1日起執行。
七、本辦法解釋權歸人事處。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