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劉戰鵬 楊瑞卿
(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 710077)
【摘要】青年教師是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著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青年教師只有樹立高尚的道德,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才能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高職院校 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提高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教育才能發展,學校才能辦好,教學質量才能提高,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特別是在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思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要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要達到40%,高等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需要更多的教師來支持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隨之越來越多年輕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被吸納到高校教師隊伍中來,他們給教師隊伍帶來了活力,成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但也應該看到,很多青年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多數畢業于綜合性大學或理工科高等學校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他們有較深厚的專業素養,但由于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教學訓練,沒有系統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的情況下就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因此,高等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培養也就成了重中之中的工作,青年教師的角色轉換、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就成為一個現實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高等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發展和提高,包括理論教學能力的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和高尚師德(學術道德、教師職業道德)。本文依據 高職院校的特點,為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青年教師隊伍,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就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拓展和提高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加強教育,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覺悟
加強對青年教師的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青年教師要愛崗敬業、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踐行者。教育青年教師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緊連在一起,樹立高尚的職業思想,培養堅定的職業操守,真正肩負起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教育青年教師為人師表,以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像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引導學生健康發展。教育青年教師要安心教學工作,在教學一線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爭當名師。教育青年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熱愛學生,積極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用和評價的首要內容。教育教師要開拓進取,做教育教學改革的推行者。使教師樹立創新意識,把握教學規律,積極投入到教學教改中去,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育教師要行為規范,做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帶頭人。不斷改善青年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和補貼,關心青年教師身心健康,吸引青年教師安心從教、終身從教。
二、搞好崗前培訓,拓展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
高等職業院校主要由原來的?圃盒^D型、中專學校合并、民辦院校崛起發展而來。招生規模的擴大,師資力量的不足,各個學校都引進了一批綜合性大學或理工科高等學校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充實教師隊伍,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基礎。但這部分教師沒有受過教育教學基本訓練,所以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為他們補上了這部分知識。
教師的職業知識結構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這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的基本內容;二是教育學、心理學、職業道德、政策法規知識,這是教師勞動的“工具”,是教師駕馭教育過程、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高職院校引進的青年教師進校后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教育學、心理學、職業道德、政策法規和教學能力的培訓。通過培訓,使青年教師對高等職業學院、高等教育的規律、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的職業道德、高等教育政策和法規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為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學校要完善青年教師培訓體系,制訂培訓計劃和措施,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定期對青年教師進行培訓。一是組織青年教師搞好基本功訓練。使他們做到運用普通話講課、板書工整規范、課程設計合理。提高青年教師掌握教學大綱、教材體系和教材內容的基本功,以提高按綱施教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在教學中突出重點,靈活使用教材的能力。提高青年教師準確、靈活、生動、啟發式搞好課堂教學的能力。二是提高教師的自學能力。要求教師要圍繞所教課程,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專業知識、課程教學標準、先進教師事跡,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三是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輪訓。通過脫產進修、在職自學、學術交流、項目資助、參加各類教師培訓班和教學實踐活動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師的學歷,擴大青年教師的知識面,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為青年教師今后挑重擔打好基礎。努力為青年教師創造一個脫穎而出的良好機制,有意給青年教師壓擔子,幫助青年教師成為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逐步走上教學管理領導崗位。四是通過進校第一年先認真聽講、輔導和批改作業、備課,安排有經驗的教師“一幫一傳幫帶”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使青年教師逐步成為教學骨干。
三、搞好工學結合,提高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個過程,這個過程的實現僅靠理論學習還不夠。特別是高職院校教學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踐的鍛煉。這種實踐鍛煉,既包括生產實踐鍛煉,也包括教學實踐鍛煉。
高等職業教育要求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積極推行訂單式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青年教師不但要有良好的理論教學能力,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在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上下功夫。一是搞好校企合作,建立教師實踐教學培訓基地,為提高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創造良好的條件。二是針對青年教師所教專業,組織青年教師到企業工作崗位上去鍛煉,通過熟悉產品的生產過程,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三是聘請企業能工巧匠到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培訓,以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四是在培訓的基礎上,讓青年教師積極擔任實踐課教學,通過教學提高能力,從而真正成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能手。
總之,建立優良的教師隊伍,才能搞好教育和教學。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基本功練習、教學實踐能力培養和師德教育等,才能使青年教師茁壯成長,成為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和“雙師型”教師,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第16號文件)》
3.《職業教育研究》2009第3期